追求合作共赢
Win win for you and me售前售中售后完整的服务体系
诚信经营质量保障价格实惠服务完善相关文章
Related Articles详细介绍
品牌 | 其他品牌 | 应用领域 | 化工 |
---|
1.监测点位数和监测点位布局
监测点位数一般根据空气质量连续自动监测网络覆盖区域的人口数、城市规模、该区域被测污染物污染状况及发展趋势,经济建设的发展情况和要求来确定.
监测点位的选择是一个较复杂的问题,对于以掌握区域内污染物的时空分布和人群的暴露状况为目的的城市区域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土要采用几何图形布点法和按人口和功能区域布点法等方法.为能客观反映一定空间范围的大气污染水平和变化规律、空气污染对人群和生活的影响,无论采用哪一种方法,监测点位的布局应考虑区域类别或特征、区域内污染状况、人门布局、地形和气象条件等因素,尽可能分布均匀及兼顾未来发展的需要,尽可能地排除监测点位周围环境中可能干扰监测结果的因素,各监测点位之间的条件尽可能一致.另外还应在远离监测区域的主导风向上风方位设置一背景对照点。
2.监测子站的设置
在监测点位布局已确定的前提下,监测站的具体定位是相当重要的,子站的位置在系统的总体规划中所选择的区域范围内应具有代表性,使监测结果能反映该区域内空气污染物的实际浓度。因此监测站的设置应满足以下的要求:
(1)采用点式监测仪的子站在50m范围内不能有明显的污染源;
(2)采样口附近一定范围内不能有障碍物阻碍环境空气流通;
(3)从采样口到附近最高障碍物之间的距离至少是该障碍物高出采样口的两倍以上;
(4)点位周围建设情况相对稳定并地处相对安全和防火措施有保障的地方.
采用差分吸收光潜法的子站,光程附近不应有局地污染源;80%的光程必须在离地面3~25m的高度上,距下垫面小于lm的光程不能超过总光程的10%;整个光程不能穿越车流量大于10000辆/天的道路,且至少90%的光程离道路20m以上;至少90%的光程周围要开阔,离建筑物距离至少是建筑物高度的2倍以上和至少90%的光程离绿化带的距离大于20m。
3.监测周期与频率
项目 | 采样方法 | 监测周期 | 频率 | 说明 |
TSP | 间断采样 | 每年二次 | 每次连续5~7d,每天采样4次 | 监测周期,厅数年在夏季(6~9月),偶数年在冬季(11~12月) |
连续采样 | 每年二次 | 每次半个月,隔天采样 | ||
SO2NOx | 间断采样 | 每年二次 | 每次连续5~7d,每天采样4次 | |
连续采样 | 每年二次 | 每次半个月,隔天采样 | ||
降尘量 | 连续采样 | 每年二次 | 每次连续30±2d |
采用大气自动监测系统,每年监测2次,冬、夏季各一次,每次一个月,每天监测24±0。5h,每月不少于20d。
4.监测点数目
按厂规模生产区设置1~2个监测点,生活区设置1个监测点。监测点位置一般不宜经常变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增设监测点。
5.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1)质量流量计校准(第一级校准)
校准曲线的绘制和检验:校准曲线的绘制是基于线性回归的原理。根据最小二乘法
计算得到质量流量(QS)和质量流量计流量读数(RM)之问的校准曲线,其校准曲线应
满足以下方程:
为确保对质量流量计进行的流量标准传递的准确度在±1%范围内,对所获校准曲线的
检验指标应符合以下要求:
相关系数:r >0。9999;斜率:0。99≦b≦1。01;截距:a<满量程±1%。
(2)流量修正:一级标准流量测量装置实测流量修正到标准状态下(273K、101.325kPa)的质量流量QS计算公式为:
(3)质量流量控制器校准(第二级校准)
(4)监测数据修正和有效性判别
a.数据有效性的判定方法
(1)检查是否有不正常的高低值,如有则应对数据采集系统和监测仪器进行检查,还应
了解在出现不正常的高低值时监测点位附近是否有异常污染源或干扰物影响,是否因工作
人员对仪器的维护操作不当而使数据值突变或短时不正常。
(2)当气体待测组分的浓度极低时(如:背景值),由于零点漂移等原因,监测仪器可能
出现负值,此值可能无任何物理意义,可将此值作为未检出处理。
(3)如对仪器进行手工校准时,发现监测仪器零点漂移或标点漂移超出漂移控制限,应
从发现超出控制XS刻的前一天算起,到监测仪器恢复至调节控制XS为止的时段内的数
据作无效数据处理,不参加统计,但要对该数据作标记,作为参考数据保留。
(4)如果零点或标点漂移超出了规定限度,那么从知道的最近一个有效测量时间点开始
以来的测最是无效的,除非能够确认零点或标点漂移超出规定限度是在其它的时间点。
(5)在监测仪器校零和校标期间的数据作无效数据处理,不参加统计,但对时段数据作
标记,作为监测仪器检查和校准的依据于以保留。
(6)由于监测了站临时停电或断电原因使数据丢失,从停电或断电时起,到恢复供电监
测仪器完成预热为止的时段内数据都作无效数据处理,不参加统计。
(7)正常的监测结果不会出现突变,也不会长时间停留在某个水平不变,若监测结果出
现突变或长时间停留在某个水平不变时,一般都是由仪器故障引起的;应从仪器运行状况、
数据采集系统和当地环境污染情况及时查找原因,再作取舍。数据出现异常到数据正常这
时段内的数据作为异常值,不参加统计。
(8)对于低浓度未检出结果,取仪器ZD检出限值的l/2,作为监测结果参加统计。
b。具有自动调节功能系统的数据修正
(1)具有自动校准功能的系统,仪器在校零和校标期间,发现零点或标点漂移超出漂移
控制限,应从发现超出控制限的时刻算起,到仪器恢复到调节控制XS段内的监测数据作
无效数据处理,不参加统计,但要对该数据作标记,作为参考数据保留.
(2)有些仪器具有周期性自动进行零点漂移和标点漂移校准、调节零点和标点漂移的能
力,如能满足所有手动校准时的要求并进行调节,或未进行调节的响应读数能够从数字记
录装置上得到,这些数据将自动地不参与1h等平均值计算,那么所作的零点漂移和标点漂
移自动校准是有效的。否则无效,应启用手动校准功能。
(3)对于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具有自动修正功能的系统,可根据仪器当日或近期的零点
和标点校准值,对漂移控制限之内的仪器零点和标点漂移进行修正,以保证所获监测数据
的准确性。修正公式如下:
(5)空气质量连续自动监测系统精密度和准确度的审核
a。百分误差
用以下公式计算被审监测仪器响应值对各标准审核浓度值得百分误差d1。
b。最小二乘法
(1)线性回归方程
采用线性回归的分析方法有助于综合评价被审仪器的性能水平,所有的审核校准曲线应符合以下公式所示的线性方程:
c.精密度
(1)精密度计算
用下式计算被审核检测仪器每次审核时的百分偏差。
用下式计算被审核检测仪器每季度或全年的平均百分偏差.
用下式计算被审核检测仪器每季度或全年的标准偏差,作为该被审核检测仪器每季度或全年的精密度.
用下式计算被审监测子站或全系统每季度或全年的平均百分偏差。
用下式计算被审子站或全系统每季度或全年的标准偏差,作为该被审子站或全系统每季度或全年的精密度。
如果每台被审仪器的精密度审核次数不同,则使用以下公式计算被审子站或全系统每季度或全年的平均百分偏差的加权平均值和被审子站或全系统每季度或全年的精密度的加权平均值。
d。精密控制区间
使用下式分别计算报出数据精密度95%的可信度区间:
报出数据精密度95%的可信度区间上限=D+1.96Sa
报出数据精密度95%的可信度区间下限=D−1。96Sa
作为一个目标,在95%的置信区间,精密度应小于±15%
e.准确度
准确度可由以上步骤确定。
产品咨询